机械-世界包装 百年风流 20世纪回顾与21世纪展望(下)
1967年7月14日,在斯德哥尔摩会议上,51国签署成立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 IPO》,它作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保护以下产权:商标权、厂名权、著作权、发明权、发现权、音像权、样品权(工业品)、避免不正当竞争的权利和其他权利等。我国于1980年3月3日参加该组织,该组织现有100多个国家。2000年9月召开的联合国“千年首脑会议”亦讨论了经济全球化、保护产权等问题,由此必将迎来产权保护新世纪建房没有手续要被强拆吗。地域性的保护组织(条约)有1971年《马德里协议》、1973年《商标注册条约TRT》和“非洲知识产权组织”(1962年)、《经互会协议》(1973年)等,和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如“国际保护工业产权协会”、“太平洋工业产权协会”等等。产品包装商标更受其国家保护,主要有英国商标法(1938年)、苏联商标法(1944年)、美国商标法(1946年)、法国商标法(1975年)、日本商标法(1975年)、中国商标法(1982年)等,和国际协议如《尼斯协议》(1957年)、《维也纳协议》(1973年)和《泛美商标公约》(1929年)、《巴黎公约》(1967修改版)等等。6 5彩缤纷 美化世界漂亮的金属箔包装始于20世纪初期,当时铝箔是最昂贵的包装材料,在欧美被称为“金纸”“银纸”用作高级包装而闻名世界。19世纪末期,“物以稀为贵”的铝比金银贵100倍,丹麦国王和法国皇帝以铝作皇冠饰品而光荣万分。1903年法国工程师推出了铝箔样品,少而昂贵。1910年,瑞士工程师内黑尔(R·V·Neher)发明连续压延法,生产出世界第1卷铝箔,为飞艇研制成功高级材料,亦首创了包装的新时期。1911年,瑞士糖果公司开始用铝箔包装巧克力,效果特好,逐渐成为锡箔替换品而流行起来。1913年美国在炼铝成功的基础上亦开始生产铝箔,主要用于高级商品和救生用品和口香糖包装。1921年美国开发成功层合式铝箔纸板,主要用作装璜板和高级包装折叠式纸盒。1938年,可热封式铝箔纸问世,遭到厂商欢迎。2战爆发后,铝箔被军方指定为军品包材而大大发展。1948年成型铝箔容器上市即被用于包装食品。20世纪50年代,铝纸铝塑复合材料上市,60年代镀铝薄膜试制成功,即向药品、化装品、烟草、食品等包装领域进军。70年代由于彩印技术的发达,使铝箔、铝塑材料构成如今5彩缤纷的包装世界。80年代电解铁箔也加入这1大军。21世纪将更加缤纷绚丽。7 防腐包装 利国利民腐蚀是国民经济的大敌,亦是4大灾害之1。为此工业发达国家每年损失大约200~300亿美元。我国的损失约360亿元,仅钢材损失每年达1000多万吨,可修建30条京广铁路。腐蚀具有渐变———突变性,因前期常常被人们忽视而造成灾害。1923年,英国科学家伊文思(R.E vens)首先提出大气腐蚀理论。1931年维伦(Veron)提出的临界腐蚀原理成了现代防腐包装的设计基础。防腐包装始于2战中武器装备的损失。1939年,英国发明人工加速腐蚀实验法,并展开长达20年的腐蚀实验研究被强拆了怎么赔偿。直到1963年才提出防腐蚀工程学。防腐包装亦进入快速发展的日程,综合利用了多种现代包装技术。1961年,首届国际防腐蚀会议(ICMC)召开。1970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设置防腐蚀机构。1981年我国开始参加国际会议,同年中国防腐包装学会成立,我国防腐包装进入新时期。不言而喻,防腐包装对经济建设特别对国防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,世界各国军方今后对此仍很重视,将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进行研究。8 辐照包装 造福人类20世纪50年代世界人口快速增长,粮食日益短缺,为发展辐照包装创造了条件。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资料,全球有10多亿人缺少粮食和食品。因此从50年代起逐步利用辐照技术,消灭虫害、增产粮食、保障贮存。1998年6月1日,我国辐照包装食品公然上市。1900年法国科学家发现ν射线,以后推出辐射工艺学。1934年开始工业制备核素,辐照技术有了利用基础,并首先在农业中利用,以消灭虫害,增加粮食产量。1955年,第1届国际和平利用原子能会议召开,肯定了放射生物学的成绩。除农业辐射育种和防治虫害外,用ν射线、电子射线辐照农产品,延长贮存期,和饲料的辐照灭菌,提高家畜产量也卓有成效。1958年,苏联和美国首先批准用ν射线、电子射线辐照包装箱(袋)中的粮食,如土豆、小麦、面粉等等。1964年起,辐照拓展到牛肉、猪肉、鸡肉、兔肉等肉品包装,和新鲜蔬菜、水果、香料、调料、化装品之类的包装。1966年,第1届国际食品包装辐照会议召开;197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决定在19个国家推行利用辐照技术;1976年,联合国粮农组织(FAO)、国际原子能委员会(IAEA)和世界卫生组织(WHO)联合批准辐照包装食品供人食用。到1999年,全球80多个国家利用辐照食品包装技术,每年农产品可减少损失1亿多吨。全球辐照加工总产值超过2000亿美元。世界著名辐照专家包劳格因辐照业绩卓著,造福人类,荣获世界最高奖——诺贝尔和平奖。21世纪,人类仍将面临粮食短缺和能源紧张两大困难,核能还是解决困难的良方妙计,辐照包装将继续发展。9 塑料包装 叱咤风云1909年,美国化学家贝克兰德(L·H·B aek e land)在德国化学家贝耶尔研究的基础上,终究用苯酚和甲醛合成了世界上第1种人工塑料——酚醛塑料(PF)。从此开始了PLASTICS新时期。自贝克兰德发明塑料以后,世界掀起了1股塑料热潮。聚苯乙烯(PS)、聚氯乙烯(PVC)、聚乙烯(PE)、聚氨酯(PUR)、聚偏2氯乙烯(PVDC)、聚酰胺(PA)、聚丙烯(PP)、聚对苯2甲酸乙2醇酯(PET)、聚碳酸酯(PC)、乙烯—乙烯醇共聚物(eval)、聚萘2甲酸乙2醇酯(PEN)等各种塑料前后“粉墨登场”,并在包装工业等领域得到了利用。20世纪70年代,世界塑料产量迅速增加,打破了称霸世界的“钢铁时期”。经过90年代的发展,塑料因其质轻价廉、品质良好,已成为“1代天骄”,深入人类社会和地球的每个角落,并率先留在月球上。塑料亦因其品种繁多、性价比好、加工方便,可以替换各种包装材料,成了包装世界的骄子,叱咤风云遍天下。虽然这些年遭到绿色革命的环保制约,有些品种(如发泡塑料餐具)亦将被淘汰,但塑料还是新世纪包装世界的主力军。10 纳米包装 世纪高新纳米技术是20世纪最年轻、最尖真个科学技术,亦是21世纪最有前程的包装技术。纳米技术酝酿于7、810年代,1984年Rustun Roy首先提出纳米材料概念;1988年H.Gleiter和R.Seage l等人前后提出纳米材料的结构理论;1989年美国IBM公司从技术上实现了纳米图形的构成;1990年日本首先研制成功包装纳米复合材料(PA6/Mt)。纳米高新技术的问世引发了各国政府的重视。1990年,美国把它列入了1991年开始的“政府关键技术”和“2005年战略技术”;1992年,日本开始了为期10年的“纳米技术开发计划”;1993年,德国提出了“10年重点计划”,其中纳米技术几近占了1/6;1995年欧盟提出1份报告,将把纳米技术发展成为“第2大制造业”;1996年世界掀起了“纳米技术热潮”。1993年,国际纳米技术委员会(INTC)将纳米科学技术分为6大学科:纳米物理学、纳米生物学、纳米化学、纳米电子学、纳米工艺学和纳米计量学,以便推动纳米科学技术在全球的系统开发和推行利用。对包装而言,纳米技术将使包装产生巨大变革而进入新时期。1990年,日本宗部兴产公司和丰田中央研究所首先开发成功PA6/Mt(蒙脱石约5%)纳米复合材料,并进行工业范围生产。这是在蒙脱石(Mt)层间的钠离子同烷基胺进行阳离子交换反应,层间注入单体或聚合物,如插入ε-已内酰胺后在高温下开环聚合而成。在聚合进程中使排列整齐的M t层间间隔(厚度约为1.31nm)被打乱并分散到PA6树脂中而构成纳米复合材料。这类方法引发人们的极大关注。1995年、1996年日本两家公司又开发了纳米S iO2、云母等纳米复合材料。1995年,PET(90%)/LCP(10%)由Superex Polymer公司开发成功,其商品牌号为VectraA950。在聚合时使用特殊相容剂(dualcomp atib ilizer),液晶聚合物LCP在PET树脂中分散10分微细,构成“微纤维”(Fibril)的微观状态,不但使复合材料强度高而且耐热性、阻隔性较PET要好,适于制造瓶类容器,其经双轴拉伸后的薄膜又是很好的包装材料,符合绿色环保包装要求,由于LCP呈微观“微纤维”形态,所以用10%LCP即可取代PET增强树脂,由于在回收再生PET/GF时,再处理是10分麻烦的问题。如今已实用的有SiO2、TiO2、Al2O3、MgO、B2O3、AIN、Y2O3等纳米复合聚合物(主材为PET、PEN、PBT、PTT、POM、PS、PP、PMM A等),根据要求可用于高级包装或其他尖端领域,诸如航空、航天、信息产业、国防工业等部门。21世纪,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,世界包装将有1个大的奔腾。